内乡县第七小学 :  开展防骗教育活动 守护校园无诈净土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孙景阳
2024-12-16 18:40:43 |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电信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其类型繁杂多样,学生群体成了易受骗的对象。为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防骗能力,避免学生及家长的钱财遭受损失,12月18日,内乡县第七小学利用晨会时间,精心组织了一场防网络诈骗教育活动,全力引导学生拒做电诈“工具人”。

活动中,齐校长向学生们详细剖析了常见的电诈手段,如刷单返利、网络贷款、虚假招聘、虚假购物、网络游戏产品及虚假交易等,这些陷阱往往以诱人的利益为诱饵,极具迷惑性。齐校长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核心原则,深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那些声称免费赠送或低价交易游戏皮肤装备账号、明星周边产品,以及点赞返现、充值返利、异常低价商品等信息,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凡是提及保证金、扫码免费领取、开启屏幕共享等关键字眼的,毫无疑问都是诈骗手段。千万不要被网络上所谓的“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所迷惑。不能因贪图高额报酬而心存侥幸,更不能轻信骗子的退款承诺,否则极易陷入连环骗局的泥沼。一旦察觉可疑情况,应立即告知家长拨打 110、96110, 或前往就近派出所咨询求助。

此外,学校还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传达重要的防骗要点,要求家长切实做好家庭内部的防骗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消费观。若发现孩子有询问支付密码,或出现惊慌等异常行为,务必及时关心了解情况。一旦遭遇诈骗,要妥善保留好相关证据,并迅速前往就近派出所报警。同时,要强化保密意识,妥善管理好自己的支付账户信息,密切关注资金动态,切不可将手机支付密码及银行卡密码等关键信息透露给孩子。对于班级群内发布的收费信息,家长应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进行确认,防止上当受骗。在进行网上购物交易时,务必选择正规平台。同时,要主动学习并掌握各类防骗信息与技巧,高度重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的保护。特别要牢记“96110”是全国反诈劝阻专用号码,当接到此来电时,意味着自己或家人可能正处于诈骗分子的侵害目标范围内,且极有可能正在遭受电信诈骗。此来电旨在及时阻止被骗,因此一定要及时接听并全力配合公安民警的见面劝阻工作。

全民反诈,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内乡县第七小学通过此次教育活动,期望全体师生与家长能够携手并肩,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同时,积极鼓励大家将反诈知识转告给家人及亲友,人人争当反诈宣传员,全面提升全社会的防骗意识,全力构建无诈校园,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通讯员 孙景阳 供稿)

责任编辑:罗玉红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