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初级中学:家校携手共育 铸就平安校园新篇章
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初级中学门口,每周五下午放学时分总会出现一道靓丽风景线:手拿小红旗的家长代表与派出所民警、学校教师并肩而立,手持警示牌引导学生有序离校;周日下午返校时,他们又化身“安全员”,在车流密集的校门口指挥车辆、护送学生安全入校。“自从成立家长委员会以来,家校联动机制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该校校长候国旗望着井然有序的校园门口感慨道。
一、“双时段护航”筑牢安全屏障
针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接送秩序复杂的特点,家长委员会创新推出“双时段护航”模式:每周五16:00-17:30、周日16:00-18:00,由各班级推选的家长代表轮流值班,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护学岗“行动。据统计,自该模式实施以来,累计参与家长代表200余人次,化解交通拥堵事件37起,实现校园周边安全事故“零发生”。八年级(3)班家长王女士表示:“每次看到孩子安全进出校门,那份责任感比什么都强。“
二、“明厨亮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本周的菜品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周五上午11:30,家长代表走进食堂后厨,仔细检查食材储存、加工流程,并在《家长陪餐记录表》上写下详细反馈。自启动“家长试餐日”以来,每周一至周五均有不同班级的家长代表参与监督,累计提出改进建议42条,包括增加窗口、优化菜品保温措施等。该校后勤主任介绍:“通过家长'沉浸式'监督,食堂每周菜品重复率下降30%,学生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三、“心育共同体”呵护健康成长
在心理咨询室里,家长代表李晓芳正带着孩子参加“亲子沟通工作坊”,这是该校家校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缩影。家长委员会组建了由12名有爱心的家长组成的“阳光驿站”,定期开展“焦虑情绪管理”“青春期亲子沟通”等专题讲座;同时设立“悄悄话信箱”,收集学生心声并建立台账跟踪。数据显示,试点班级学生心理测评达标率同比上升28%,“老师,我爸妈在广东给我打电话了!”七年级学生小陈在作文中写道,字里行间透出满满的幸福感。
夕阳西下,校门口的家长志愿者们依然坚守岗位。他们的身影,不仅织就了平安校园的防护网,更架起了家校同心育人的连心桥。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前高庙乡初级中学正以家校共育的“加速度”,向着高质量教育的目标稳步迈进!
(通讯员 寇剑涛 供稿)
责任编辑:haed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