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办法》印发!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本科高等学校: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做好2024年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做好2024年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我省结合实际制定了《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认真执行。
一、高度重视。各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认真研究制定招生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后组织实施。要用足用好招生计划,周密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操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二、严格条件。招生高校要参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认真审核考生报考资格,加强招生考试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录取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三、确保质量。各高校要对照《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持续做好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我省2024年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详见附件3。
四、加强宣传。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招生院校和生源院校教务、招生、学院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认真做好招生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开展面向考生和家长的政策咨询,深入细致做好第二学士学位的政策解读工作(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十问十答”见附件4),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五、材料上报。各招生院校于6月5日前将2024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方案,以正式公文的形式报送至教育厅高教处和学生处(如需邮寄务必使用中国邮政EMS),并将电子稿发送至省教育厅邮箱。
附件: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做好2024年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通知
2.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办法
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专业汇总表
4.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十问十答”
2024年5月31日
附件2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实 施 办 法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8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做好2024年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4〕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招生资格
已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合格评估”或原“水平评估”)五年及以上的高校,可申请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二、招生专业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必须依托现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本科专业,需经教育部备案,学制为两年,全日制学习。备案程序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及“备案工作与每年新增本科专业设置工作同时进行”有关要求执行。鼓励招生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稳定就业、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三、招生计划
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计划在全省普通本科总规模内单独安排、单列下达,重点向上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较好的高校、国家和区域经济急需紧缺学科专业领域倾斜。各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计划,任何高校均不得不经批准擅自招生和授予学历学位。分专业招生计划由高校根据专业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招生对象
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其他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具体招生范围和报考条件由高校自主确定,积极支持学生跨校报考。学生可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或与原本科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五、招生简章
招生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及我省相关要求,认真制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按要求及时在本校网站上发布。同时要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信息平台”开展招生简章发布、录取名单公示等工作。
六、考试录取及学籍注册
(一)招生考试。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纳入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高校要根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实际自主研究制定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办法,合理确定招生专业、招考范围和报考条件,灵活制定招生考核评价办法。参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加强招生考试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录取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二)信息采集。各高校在完成考试后,于6月30日前将工作报告及拟录取考生信息电子版(excel格式,含高校名称、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字段)报省教育厅学生处(邮箱:xsczs@jyt.henan.gov.cn)。各招生高校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组织考生到高校属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完成第二学士学位信息采集工作。
(三)录取数据报送。信息采集结束后,各高校通过“河南省普通高招特殊类型招生数据报送系统”将录取数据报至省教育考试院。报送时,请在计算机上先接入院校KEY,然后进行上报与下载操作(中国联通线路使用网址https://125.46.28.154,教育网线路使用网址https://222.21.124.154)。
(四)学籍注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信息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学籍注册。
七、教育教学
第二学士学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原则上不安排专业实习。高校应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有关要求,研究制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安排。
八、毕业及手续办理
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现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办法颁发。毕业证书上须注明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名称、学习时间等内容;学位证书上须明确标识“第二学士学位”字样。凡在修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达到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要求的,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达不到毕业要求的,不再延长学习时间,亦不实行留级制度,可发结业证书。对退学学生,学校应当发给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学生中途退学,对于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退学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办理相关就业手续;以往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现行相关规定办理相关就业手续。
九、收费标准
第二学士学位生在生均拨款、学生资助、收费等方面参照相应专业本科生执行。
十、工作要求
招生高校应参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设计,优化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录取标准,确保公平公正。省教育厅负责监督相关高校第二学士学位计划的考试招生工作,对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高校的教务、招生、二级院系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宣传,共同做好第二学士学位考试招生政策咨询、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等工作,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促进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培养复合人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相关招录工作应在当年7月底之前完成。
附件4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十问十答”
1.什么是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答: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是大学本科后教育,简言之,在普通本科教育毕业取得学位后,花时间再攻读一个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为两年,全日制学习,跟普通本科一样,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注册正式学籍。
2.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培养及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培养期间在学生资助、学费等方面参照相应专业本科生执行。第二学士学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原则上不安排专业实习。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学生中途退学,对于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退学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办理相关就业手续;以往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现行相关规定办理相关就业手续。
3.哪些学校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答:为保证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教学质量,只有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五年及以上的高校,才可以申请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每年教育部为第二学士学位招生高校单独划拨招生计划,第二学士学位在全国各省市均有招生,也包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热门专业领域相关高校,具体以学校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4.哪些学生可以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可以跨省跨校报考吗?
答: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范围和报考条件由高校自主确定,可以只招收本校学生,也可以跨学校招生,具体可查阅招生高校的招生简章。
5.第二学士学位每年在什么时候招生?
答:第二学士学位招生集中在每年6-7月份进行,一般在7月底前结束招生。
6.报考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对考生原专业有限制吗?
答:与2020年以前第二学士学位报考相比,目前可以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更灵活。除可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外,还可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属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7.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形式和内容是如何规定的?
答: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办法由招生高校根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在确保程序规范、标准严格的前提下,大部分高校采取面试招录的方式,具体可咨询招生高校。
8.读完第二学士学位国家颁发证书吗?
答: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达到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要求的,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网注册,可申请查询认证。达不到毕业要求的,不再延长学习时间,亦不实行留级制度,可发结业证书。
9.第二学士学位就读期间,因公考、考研等可以申请退学吗?
答:按照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本人申请退学的,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办理退学手续。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被录取等,学生可以申请退学。对退学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10.就读第二学士学位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吗?
答:国家继续实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首要目的是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国家支持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助力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提升就业质量。
责任编辑:史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