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节课程亮相 看郑州如何玩转校外教育

[ 大河报 ] 作者:
2018-10-19 09:12:27 |
 
  石头作画、自制饮料、罗马炮架……10月16日,在郑州市2018年校外教育工作暨第二届校外教育课程博览会(以下简称课博会)上,学生们的手工制品令人啧啧赞叹。
 
  这仅仅是郑州学生们校外教育课程展示的一小部分。据了解,本次课博会上,共有郑州16个县区教育局的代表和24家郑州市教育局命名的校外教育基地,设有71个展位,涵盖了科学实践、安全实训、素质拓展、国防军事、工业体验、非遗文化、美育体验和各项专题教育等八类50节精品校外教育课程。
 
  什么是校外课程?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中心副主任辛海超介绍说,根据实施主体不同,校外教育分为利用社区、校内资源进行的社团、志愿者活动等;在综合实践基地实施的综合实践课程;有关部门命名的专业性强的专业实践基地的学工、学农等方面的课程等。
 
  据管城区校外教育负责人赵轶琳介绍,管城回族区各个学校依托辖区特色,开展“了解管城”“穿越城市”“生涯教育”等研学活动,在学生社会实践中还专门开设有特色课程,包括自然知识、历史、环保、生物、地理、化学等方面,有些活动甚至成为一个系列。
 
  在二七区教体局展位前,二七区艺术小学的学生表演的飞碟杯也让人格外喜欢。这原本是一项体育运动,学校将其改良,学生们双手随着节奏一起律动,杯子如同魔术般不停翻转。
 
  那么,这些校外课程对孩子能有多大作用?在辛海超看来,学校的校内教育给学生更多的是学科性知识,但更多的知识源自社会,而校外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前端”,即来源、用途等,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后端,即如何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等。
 
  据了解,自2016年12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意见》文件以来,据初步统计,郑州市县两级财政2018年累计下拨专项资金1.15亿元,用于实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年仅财政经费支持的活动课程已达115万人次/天。
 
  此外,学校的校外教育也将有更多地方。2017年12月,郑州市校外教育基地新密园区建设项目正式立项,每期接待学生3000人;同月,郑州市校外教育基地新郑园区新增流转土地208亩。2018年10月,郑州市校外教育基地新郑园区整体改造项目即将立项,将新增两万平方米建筑,每期接待学生扩充到1500人。

责任编辑:程航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