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三下乡:法治清风沐洪河,“微光”携手防诈骗
伴随着夏日的微风,安阳师范学院“微光”普法志愿服务队走进洪河湿地公园,以“民法典普及+反诈宣传”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听得懂、用得上的普法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案例讲解、图文手册发放、情景互动等形式,将法律知识化作市井烟火中的清风,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防诈“护甲”,筑牢反诈防线!
多元普法,让法律“活”起来。面对不同群体的反诈需求,志愿者们进行精准施策,普及防诈骗法律知识。面对老年游客,志愿者以“保健品诈骗”“冒充熟人”“冒充家人求救”等典型案例为切口,用方言话语拆解话术陷阱,以唠家常的形式反复叮嘱老年人们“不轻信、不转账”;针对年轻家长,志愿者们在儿童游乐区向带孩子的家长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单,提醒家长和孩子警惕“游戏充值优惠”背后的骗局;在荷花池畔,青年志愿者紧盯信息时代新骗术,聚焦AI换脸、声音克隆、大数据精准诈骗等新兴手段,剖析这些技术后面的骗局,警示广众青年在信息时代更需筑牢隐私防线,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针对冒充公检法人员进行诈骗的,也进行了详细的普及,志愿者们告知群众,公检法人员办案有正规的流程,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遇到此类情况,务必要核查信息的真实性。
在普法宣传过程中,辨明信息真伪是关键一环,活动接近尾声,志愿者们利用团队精心编制的反诈手册与游客进行了即兴问答,涵盖冒虚假投资,冒充客服,刷单返利,网络贷款等十大骗局解析,通过这种深受大众欢迎的娱乐化普法手段,人民群众得以更加深刻地铭记各种诈骗的形式与策略,而法律条文在对话中悄然植根,法治文明在洪河湖畔留下了温情的注脚。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感慨道:“原来诈骗手段这么多,这次宣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骗技巧,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心里就有底了。”志愿者们看着这些变化,明白了普法不只是讲知识,是搭建一座桥梁,让法律从条文里走出来。而格外令志愿者们难忘的是一位老爷爷的身影,当志愿者为他讲解诈骗相关法律知识时,老爷爷笑着分享,他日常就关注防诈知识,还会主动从电视法治频道观看各种案例,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各类防骗技巧。听着老爷爷的话,志愿者们脸上扬起了笑容,内心也涌起强烈触动。这让志愿者们真切意识到,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心灵对话,能让法律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他们从心底认同、接纳,进而内化为自觉遵循的准则,外化为守护自身权益的行动。
这场普法活动让反诈意识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每个参与者的心田,志愿者们始终相信普法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传递法律的温度。“微光”普法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表明此次活动既是法学院深入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法治精神与市井生活的深度融合。未来,“微光”普法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创新形式,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角落,将法治信仰播撒在充满烟火气的大街小巷之中,为构建“全民反诈”防护网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郭雨婷 供稿)
责任编辑:haedu005